集团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集团新闻 
  • 集团新闻
喜报丨集团八个项目分别获得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优秀勘察设计奖
来源: 日期:2023-01-19 浏览次数:736

图片4.png

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优秀勘察设计奖


近日,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发布了2022~2023年度第一批“水运交通优秀勘察和优秀设计奖”的评审结果。集团承担的八个项目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


水运交通优秀设计奖

连申线(东台-长江段)航道整治工程 一等奖

南通港通海港区中作业区通海港口有限公司码头一期工程 二等奖

淮河出海航道高良涧船闸扩容工程 二等奖

扬州港仪征港区泗源沟作业区仪征港务公用码头一期工程 二等奖

长江干线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初步设计 二等奖

江苏省海事局船舶尾气排放遥感监测系统建设项目初步设计 三等奖

水运交通优秀勘察奖

淮河出海航道高良涧船闸扩容工程 三等奖

杨林塘杨林船闸工程勘察 三等奖


获奖项目巡礼


连申线(东台-长江段)航道整治工程

优秀设计奖一等奖


连申线(东台~长江段)航道是长三角高等级航道中“二纵”,也是江苏省干线航道网中的“二纵”,项目通达的节点有江苏盐城的东台、南通的海安、如皋。航道设计船舶吨级为1000t级,按Ⅲ级通航标准整治。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整治航道93km、新建海安双线船闸,新(改)建桥梁46座。


项目贯彻“标准化、信息化、绿色化”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结合船闸上游两条省干线共线的特点,以船舶过闸安全、通畅、高效为目标,实现通航效率和服务效能双保障。在提高航道等级、保障航道畅通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构建集水利、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为一体的生态化航道。


南通港通海港区中作业区通海港口有限公司

码头一期工程

优秀设计奖二等奖


本工程位于长江下游南通港通海港区,设计等级为7万吨级码头。码头外档布置3个7万吨级杂货泊位(具备集装箱功能),内档布置1个5000吨级杂货泊位,码头设计年通过能力537.3万吨,利用港口自然岸线958米,形成泊位长度1166米。


本工程完全按专业化集装箱泊位进行设计建造,港区布置时在满足生产性集装堆场的基础上,布置了完备的生产、生活辅助功能区、查验区、熏蒸区、办公生活区、机修区、拆装箱区等,在引桥根部还布置有门式放射仪和消毒喷淋通道。本项目建成后,是长江中下游专业化集装箱港区中配套设施布置最为完整的码头之一,具有较好的示范效应。


淮河出海航道高良涧船闸扩容工程

优秀设计二等奖,优秀勘察三等奖


高良涧船闸是淮河出海航道江苏境内的第一座船闸,是江苏省干线航道网“两纵五横”中的第二横、安徽省干线航道网中的“两横”之一淮河出海航道的重要节点,也是联结淮河、洪泽湖、苏北灌溉总渠、苏北大运河航道的综合枢纽。


由于扩容船闸地理位置特殊、建设场地环境复杂,本项目设计中面临闸位布置困难、防洪要求高、地质复杂、一二线船闸泄水相互影响等难题。项目组在模型试验论证的基础上,对平面布置、泄水结构等进行了优化设计;对船闸主体采用特殊结构及分段施工等措施,通过工程措施和施工、管理措施并举,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难题。同时,闸区工作桥采用GFRP复合材料,创全国GFRP桁架桥之最。


本项目闸室基坑发育黏性土夹砂礓层,针对砂礓粒径、富集程度等不同特征进行专门水文地质试验、研究,为基坑降水设计进一步提供依据。运用信息化技术对外业安全、质量、进度进行管控,为创建集团“智慧岩土”积累经验。


扬州港仪征港区泗源沟作业区仪征港务公用码头

一期工程

优秀设计二等奖


本项目位于长江下游扬州港仪征港区,利用岸线长度660米,建设1个5万吨级、1个4万吨级及1个5千吨级杂货泊位,内档建设2个1千吨级杂货泊位,码头通过能力160万吨。一期陆域占地总面积310亩,布置堆场、仓库、生产生活辅助区及配套设施。


项目针对公用码头多货种特性,全面优化平面及工艺布置,结构设计引入BIM技术,助力设计效能、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项目投产以来,有力推动了仪征沿江港口布局和发展,促进了临港产业结构优化,有效带动物流、仓储、加工、制造、贸易等业态做大做强,助力港口高质量发展,十二圩沿江风貌焕然一新。


长江干线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

建设工程初步设计

优秀设计二等奖


项目贯彻“多部门联合监管、监管服务共推进”理念,探索研究船舶水污染服务和联合监管机制,首次实现船舶水污染物跨部门联合监管;依托江苏海事局实际业务,在长江经济带创新性实现船舶水污染物全过程联单管理电子化;首次实现船舶水污染物排放分析研判模型和预警功能,锁定水污染物排放风险船舶,提升执法的精准性。


杨林塘杨林船闸工程勘察

优秀勘察三等奖


杨林船闸是江苏省干线航道杨林塘航道的通江口门船闸和航运枢纽,为Ⅲ级船闸,设计最大船舶为1000吨级,船闸尺度为23×230×4(米)(口门宽×闸室长×门槛水深),年单向船舶设计通过能力为6173万吨。


本项目采用先进的多功能CPTU原位测试技术,详细查明了软土的物理力学及空间分布特性。针对船闸区软土的性质,开展了《开挖高含水量淤泥质土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为淤泥质土的改良方案选择以及相关淤泥质土工程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自主研发的多功能自动化远程控制测量系统实现了深大软土基坑开挖边坡变形监测远程自动化控制,为施工提供实时、准确的变形监测资料。勘察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同行业的领先水平。


江苏海事局船舶尾气排放遥感监测系统

建设项目初步设计

优秀设计三等奖


项目开创性地基于跨江大桥搭建船舶尾气多设备立体遥测体系,立足跨江大桥的环境特点,科学选型和布点,多重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监测平台通过多数据融合提高了监测数据的使用价值;系统的开发使用,推动了船舶大气污染监管模式变革,由“目视+登船抽检”改革为“自动化逢过必检”。


水运水利事业部、智慧产业事业部、工程检测事业部